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锦鲤

[复制链接]

0

主题

58

帖子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5 10: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锦鲤

一、起源与发展
    关于锦鲤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起源于日本,大约1804~1829年间,在日本新泻县山间饲养的食用鲤中,出现了变异的鲤鱼,后经人们不断选育,并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现在种类繁多的锦鲤。也有人认为锦鲤起源于中国,是我国江西的红鲤、浙江杭州的金鲤传入日本后,经日本人民的长期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品种。还有人认为,锦鲤的起源就是鲤鱼的起源,而鲤鱼起源于黑鱼(Magoi),这种鱼至今仍生活在地球上,它原产东亚,由东亚传至中国后再经朝鲜传到日本,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无论锦鲤的起源如何,它都是从日本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一带的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到了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星野友右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佐滕武平于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纲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长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间野宝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来的。经过日本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
    锦鲤学名:Cryprinus carpiod 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
二、锦鲤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锦鲤的外部形态特征:
1、牙齿数目很少,成一至三排横列在下咽骨
2、其嘴巴周围只有一对靠近下颚的骨头,而且均无脂鳍。
3、具有两对胡须
(二)锦鲤的内部器官
嘴边有两对胡须,其表皮含有类似味蕾的感觉细胞,使锦鲤可以辨别味道,进而在泥中索食;嘴缘无齿,不过有发达的咽喉齿,可以咀嚼食物。
舌头后面有五对鳃弧,最外侧的鳃弧就是所谓的鳃,可以从水中滤取浮游生物。鳃弧前面四对为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红色鳃瓣,鳃瓣上布满无数的微血管,舌头后连着食道;
锦鲤没有胃,食道是直通肠的,其长度约为身长的5倍而卷曲在腹腔内。接近食道的部分稍粗,内有类似胃腺的消化液分泌腺。有肝脏、胰脏和深绿色的胆囊。
膘位于体腔的背部,分为前后二室,经一小骨与内耳联络,而心脏则是被子包在心囊内,由一心房及一心室所组成,另有一个动脉球。
臀鳍基部前端有总排出孔,连接直肠、尿道及生殖腺。精子或卵子则在生于巢中形成。
(三)生活习性
    大致来说,锦鲤是属于温带性鱼类,适宜的温度约为8~30℃。它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但对水温的剧烈变化则显得脆弱,尤其是温差猛烈变化4℃以上时,在体表面就会出现白膜,就是感冒症状,请多小心。锦鲤是杂食性鱼类,植物碎片、红虫、蚯蚓、面包虫、蚕蛹、米饭、面包、水果均可作为食物。一般以植物性饲料占六成、动物性饵料占四成的比例最为恰当。
三、锦鲤的分类
    凡具有色彩、斑纹及可供人欣赏的鲤鱼称为锦鲤。根据鳞片的差异,锦鲤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鳞片型和无鳞或少鳞型。无鳞或少鳞型的锦鲤称为德国系统锦鲤,是由德国引进的无鳞的革鲤和少鳞的镜鲤与日本锦鲤杂交而培育出的品种。根据斑纹的颜色分为三大类,即单色类,如黄金等;双色如红白、写鲤等;三色类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现在,日本“爱鳞会”将锦鲤分成13大类,每类又根据锦鲤体表色彩和斑纹的不同分为很多品种,



[img=http://bbs.cnfish.com/images/default/credits_attachlist.gif]查看积分策略说明[/img]
附件
2007-1-22 17:16

锦鲤庭院.jpg (45.98 KB)
  

0

主题

548

帖子

31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0

Medal No.9Medal No.10

QQ
2#
发表于 2008-1-15 10:46:46 | 只看该作者
:P 好漂亮的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