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1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转载】山雨中的长条沟更加美丽——黑龙江第一大峡谷穿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 22:4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雨中的长条沟更加美丽——黑龙江第一大峡谷穿越
                      2008年10月


(一)颠簸的旅程  别样的景色
       眼馋归远大哥带着朋友们穿越美丽的长条沟,于是相约了几个各有特点的朋友,匆忙准备奔赴我们心怡一个月的凤凰山。由于我们要避开各自的时间冲突,无奈选择晚间18点半在和兴路哈师大门前集合,大概6:45开始了我们艰辛而又惊险的旅程。
       考虑到根本不知道前往凤凰山的道路,自己又是此行的唯一司机。因此,出行前我对路线作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当我们人员集合启程的时候,看车窗外漆黑的夜色,我知道对我的考验开始了。从哈平路——五常——山河镇——沙河子镇——红旗林场,几乎全线道路维修建设,并且没有多少路有路灯。从6:45启程,到0:30到达,我们大家也从最初的兴奋和欢笑,到疲惫和困倦。而我肩负着全车人的安全和明早按时登山的任务,高度注意完全冲淡了驾车的疲倦。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夜间行车,我们顺利的到达了向导“金雕”的“户外家园”。
       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刚刚停车,向导“金雕”四哥(向导“金雕”在家排行老四,村里年轻人都直呼他为四哥。)就已经打开了家门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了。原来四哥和嫂子一直牵挂着我们,等着我们的到达。
       收拾明早的装备,跳上热乎乎的大火炕,刚刚放松精神的我,一躺下就沉入了梦乡。
       按照穿越计划,我们5点准时启程,开赴第一个休息地点——长条沟峡谷入口。刚刚进山,天上就星星点点地下起小雨。为了前面的“长条沟”,我们根本不介意那点小雨,反而觉得灰色的天空和这点小雨要比艳阳高照更加舒服呢!
       可是,一切并没有让我们“舒服”多久。
山雨时下时停,时大时小,为了按计划赶到第一个休息地,我们的行进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拍照。我背了一个近40斤的背包(天空制定了计划,我们三个男生轮换背负两个背包,女生不带背包无负重穿越。)并且雨已经将我们冲锋衣裤的外层淋湿。因为有登长白山的经验,我开始估算自己和观察其他队员体能及装备情况。
       好在雨终于停了,我们也按时到达了第一个休息地点——长条沟峡谷入口。
       下雨打乱了我们的穿越的计划,但这时下时停的秋雨也让长条沟为我们呈现了它另外一面的美丽。


       有人说,十月看山皆五色。只有站在雨后的山中,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这句话的内涵。因为,山雨将群山洗刷的更为干净,放眼望去,云雾犹如洁白的长袖,随风飘逸,群山五色,错落有致,远山就在这云雾中若近若远,若隐若现。古人云:仙境。就是对这山雾云境的痴迷吧!再看峡谷中弥散着薄纱般的雾气,五色的树叶伴着潺潺的溪声飘落,覆盖整个峡谷,涓涓溪水从雾气的深处流至脚下。此地得名“凤凰山”,一定是凤凰也贪恋此景的美丽降落凡间。
      
       林中的精灵举不胜举。白桦被誉为“林中少女”,那么只有雨后才会出现,洁白一身,不染凡尘的白色蘑菇就堪称“山林仙子”了!而每当我们看到红豆树的时候就会发出惊喜的呼声,因为满树鹤顶色的红豆含着水滴,犹如红宝石一般诱人。就连少见的大蜗牛也出现在溪水旁的卵石上面,丝毫不介意我们的惊扰,缓缓地爬行。此景此景不难让我想象,如果没有我们的打扰,想必会有鹿儿饮水、野兔奔跑、山鸡跳跃。

       因此说山雨打乱了穿越计划,不如说是它给了我们一份惊喜,一份不同的感受。


(二)穿越凤凰山长条沟“遇险”  感受向导“金雕”的经验
       休整后,我们向长条沟深处进发。


       小雨似乎也我们一样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又开始下了起来,并且一副坚持要下一天的样子。这样一来给我们的行进增添了很多困难。第一个困难是,五人中只有我带有大号雨披,其他人都要直接淋雨,雨越下越大,虽然除了向导金雕以外所有队员都穿有冲锋衣裤,但是还是造成了他们体温迅速下降,女孩子的脸开始变白。第二个困难是,沿着峡谷进发,需要无数次地横向跨越或宽或窄的溪水,雨后的石头非常滑,开始考验队员的运动协调能力!“歪歪”首先落水,由于没有运动基础,入水后不能独自迅速站起脱离水面,鞋子灌水完全湿透。“远方”为了救“歪歪”,自己也划入溪水,鞋子也全部湿透。这样造成他们的脚完全要泡在湿透的鞋子里完成此次穿越。第三个困难是,我以前都是和男队员一起穿越,虽然难度和负重都较大,但是了解彼此的体力和能力。而这次队伍里有两名女队员,并且她们的体能和技术都不了解,她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完成穿越很困难,而我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甚至在帮助她们攀登和渡溪的时候不知到抓推她们哪里?经过考虑,作为开路的前锋,我只能尽量寻找更好的路线提供给后面的女队员。向导金雕这个时候体现出让人敬佩的牺牲精神。在渡溪较为困难的地方,四哥为了让女队员安全通过,直接跳入冰冷的溪水里用石块搭建渡溪的落脚点。他的行为无疑从心理上激励了我们,不要怕落水,大胆的前进。
       经过6个半小时的穿越,我们终于到达了长条沟峡谷的第一个瀑布“玉龙关”瀑布。兴奋冲淡了一切的疲惫,我们欢呼雀跃。尽情庆祝第一步的成功!
       但是,危险也悄悄地来临了。就在我们向UFO降落地前进的时候,雨突然大了起来,并且伴随有明显的降温。向导金雕根据天气的情况,迅速做出了判断,雨在天黑之前不会停下,并且会持续的降温,依我们目前的状态和装备,完成此次穿越危险重重不说,最早也要12点才能返回山下。我们经过冷静地思考和讨论,决定取消继续向前穿越的计划,改为迅速撤离。向导金雕也迅速地制定了撤离计划和路线,在距离“玉龙关”瀑布上部大概200多米的一个平台开始横切翻越一座山峰(后来登顶用手表测算,这座山峰海拔1460米。),在山顶有信号的地方给家里打电话,叫家里人开车到指定地点接我们,然后下山通过一个山谷走到我们预先和家里人约定的地点。
       在休整5分钟后,我们迅速开始实施撤离计划。可是,真正开始横切攀登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这个山峰的仰角足足有75度,并且枯枝败叶很多,看着是个可以攀附的树干,一抓就断,一登踩就碎掉了。增加了攀登的危险和难度。我想,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我都有一定困难,对于两位女孩子那就更加危险和困难了。于是我开始担心其余四个队员的身体状况和危险性。我对于自己有足够地了解,对于向导金雕更是信心百倍,通过前面路途的观察,对我们其余四名队员有了一定的认识。“天空”属于激情力量型,负重和攀登没有问题;“格格”属于新鲜潜力型,对于一切都有无比的新鲜感,并且有很大运动潜力有待发掘;“歪歪”属于运动协调性差,但是耐力还好的队员;而“远方”好久没有进行过体育运动,初次这样大强度的运动,明显早就达到了自己的极限(不想让别人担心他的情况,坚持表现出很好的状态)。经过考虑,我决定不让“远方”背包,包由我和“天空”来背。由于“远方”非常有责任心,并且是轻装,那么就由他来收尾。我的体能还好,继续向上担当前锋,开路并保持向导金雕和其他队员的距离。整体保持“男女男女男”的队形继续攀登。向导金雕也发现了潜在的困难和危险,于是他向上攀登一段就寻找牢固的树干捆绑扁带,然后我们一个一个攀沿着扁带上到他的位置,不攀扁带的队员就原地休息。这样一来,节省了体力,也安全了许多。只是辛苦了我们的向导金雕大哥,因为由于他的装备非常简单(上身的短雨衣内没有抓绒衣,下身一条单裤、一双普通军用胶鞋早已湿透。)由于山里降温后非常寒冷,我观察到向导金雕大哥在等我们攀登的时候开始出现打颤,并且冻得手麻握不紧拳头这些的体征。因此,为了减少向导金雕大哥的等待时间,我尽量催促我后面的队员要快一些攀登和行动。
       14:30我们登上峰顶,完成了撤离途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
       到达顶峰的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联络家里面的人来指定地点接我们。于是,“远方”和向导金雕大哥使用了N种姿势寻找飘逸的移动信号,终于固定了一个位置和姿势联系到了家里。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下山的路相对要好许多,时陡时缓,多是泥路。山雨也时下时停。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气温依然很低,只有10℃。我们开始沿着伐道向山下的山谷开进。
       经过五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回到了“大本营”—— 向导金雕大哥的家。完成了此次雨中穿越。


(三)总结此次穿越中的经验教训
1、认识上:

       在完成一次有难度,强度相对高的穿越前,组队队员要对自己和其他队员的体能和技术上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充分考虑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天气、伤病、饮食和安全)。我们的教训就是穿越前,不知道“远方”双膝盖半月板就有旧伤,并且双十字韧带撕裂。这样一来,由于他很久没有大强度运动,加上大雨降温,他承担着双腿可能在途中发生强直的隐患。感谢幸运之神的眷顾,“远方”顽强地完成了此次穿越。
2、心理上:

       穿越就是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也都有自己的困难,关键是对自己有所了解,绝不回避和胆怯,并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和判断环境。
我们教训是,“歪歪”第一次落水后,对于自己失去了信心,害怕再次落水,开始害怕脚下溪水里的每一块石头。最后导致情绪不稳,运动协调性更加失调,又几次跌倒。后来,经过休息、吃东西、聊天、开玩笑、登顶缓解了她的情绪。
3、装备上:

       大家都说:“新驴装备越来越多,老驴装备越来越少。”经过实践,多和少都是有道理的。而盲目购买装备,不但破费多多,而且增加负担。
   (1)过滤水壶的必要性。
       功能不说了。我们穿越途中有人和向导一样直接饮用溪流的水,我不赞成。因为这些水里很容易含有病菌和虫卵,人饮用后经过潜伏期会产生疾病或肠道寄生虫。因此,使用过滤水壶过滤水中的致害物质尤为重要。
   (2)雨披不重时时备
       山中有自己的小天气,这是冲锋衣裤可以抵挡的。但是遇到山雨就必须使用大号的雨披了。它的折叠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价格也很便宜(40元左右),无雨可作地席,雨大可以挡雨保温。
   (3)“T”型登山杖在溯溪和下山时表现优越。
       登山杖结构简单,但使用技巧也不少。经过比较,“I”型杖在溯溪和下山时由于握柄受力面积小,使用时间长了会造成手部酸痛。而“T”型登山杖在溯溪和下山的握柄受力面积大,支撑时更加方便耐用。
   (4)饮食配带
       如果是强度大、难度大、时间长的穿越,不要带过于FB的食物(火腿、泡椒鸡爪、啤酒、酱牛肉、罐头等),应尽量计算自己的需要,改为压缩方便食品携带(压缩饼干、牛肉干、巧克力、奶片、袋装牛奶)。
   (5)保温隔凉坐垫保温好,休息会减少“失温”的发生。
       雨天穿越的时候,冲锋衣、冲锋裤、登山鞋已经湿了,再加之体能消耗大,在休息的时候如果直接坐在潮湿的地上,一定会使体温迅速下降。这个时候保温隔凉坐垫起了大的作用,不但方便携带,而且可以尽量减少“失温”的发生。

       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只有一个人配带了过滤水壶,只有一个人装备了大号雨披,只有一个人装备了保温隔凉坐垫,只有一个人使用“T”型登山杖。更加FB的是,火腿、泡椒鸡爪、大块酱牛肉一应俱全(最后全部减负扔掉)。
(四)感谢我们这次旅途中的一切
      感谢“归远”大哥的支持和提醒。
      感谢“歪歪”的联络让我认识了很多各有特点,勇于挖掘生活的好朋友。
      感谢“天空”对我的信任,以及第二天发现我少喝两瓶啤酒的理解。
      感谢“格格”让我感受在这个复杂的城市里还有那么纯洁的心灵。
      感谢“远方”帮我在开夜车的时候不停的指路,并在归途和我一起分享“70后”一代特有的电影、音乐、精神、世界。
      感谢向导金雕大哥和大嫂的盛情款待,和冬季打猎邀请。
      感谢坏天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感谢爱人和女儿对我两天没有陪伴的理解和支持。

0

主题

361

帖子

5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80
2#
发表于 2009-9-1 23:43:41 | 只看该作者
/:03/:03/:03:/0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15

帖子

77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50
3#
发表于 2009-9-2 05:27:56 | 只看该作者
:/090:/090:/0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0

帖子

52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68
QQ
4#
发表于 2009-9-2 06:39:14 | 只看该作者
/:03:/026:/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 07:32:50 | 只看该作者
/:03/:0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4

帖子

6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78
6#
发表于 2009-9-2 10:56:46 | 只看该作者
/:03/:0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6
7#
发表于 2009-9-2 11:37:56 | 只看该作者
向往,一定前往。最好在能看到五花山的景色时。好好设计个行程,快快发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1

帖子

62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02
8#
发表于 2009-9-7 23:42:26 | 只看该作者
:/026:/026:/090:/090  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8 01:41 , Processed in 0.68112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