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390|回复: 1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禅的童话》(1—18更新中)

[复制链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5 22:3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F* R2 L  v9 R) j4 P' G  R* `
) r' n# v2 Q0 s/ x6 P. \* J% E
6 u: B, W. r4 w% f
                  《我和禅的童话》
8 y& v4 o4 }& t) L! o* P1 t
4 S8 o! i/ a! K0 C' @; g, I$ [
                      〖序言〗
* s3 B" ?" c- s, o- `( ~) |) X. I) V2 C- L, g+ w
  关于“禅”了解的很少,过去在大学“中哲史”倒是学过,没花力气钻研,也就还给老师了。近来网上“禅”声不断,大网站、小论坛,以致个人博客都纷纷谈“禅”色敬。这又让我重新认识了禅,也算是大学的补课吧!
) g* u& p3 ]$ U6 F9 d+ U( z2 N9 G: f1 p
  对于禅,自达摩在南北朝时期来中国所开创禅宗,传至第六代宗师慧能之后,禅宗才开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派别林立,日益强盛,故以前六位宗师尊称为六祖
9 @: K4 o0 ~  j+ F: B: O9 ?  c  , ]% b0 s6 p* S4 n* ]% V/ L" K+ [& y
   
) Q) `7 g5 `' g  ]# v$ z; z; F  “禅”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冥思,顿悟和理解的过程。很可惜时至今日,使得这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达摩曾在中国面壁九年,苦思冥想的而顿悟开创的禅宗,离我们渐趋渐远。而却在日本传承下来,得以保存并发展,因此包括英文中的“禅”也来自于日语,而不是中国这片“禅”生之地;特别近些年越南人“一行禅师”,优秀的禅宗实践家。他那具有浓厚现实生活气息的说教、美丽如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慈爱和睿智的心灵,无一不在深深打动着渴望幸福、快乐的人们。他的《文集》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传,成为欧美前十名畅销书中,唯一的非小说类畅销书。可我们中国的禅在哪? : h8 }5 S' N7 m" F3 V5 \

$ M5 \* S' C: |8 i  禅作为一种文化能存在和传承,总有他的道理。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发扬光大;特别是那些震撼人心的 “禅语”,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醒世恒言,相信“禅”会回到来,相信朋友们读后,能够祛除一些无端的烦恼,终身受用、幸福平安。
3 P% a3 q0 O' C+ P' ~! B& x
- l3 ^& I  ^9 v6 n4 \: x1 \# E
  本系列禅的童话故事,想以一些著名的“禅语”作为寓意,按时代的特点整理和编写,自己也许不能胜任,只是想尝试,谢谢大家支持!* v" A8 y+ y- q- E: A

& X8 D: N/ ~1 X* w% \
/ ?/ r  H  D) c' p0 e% {9 ]# r* D

  r$ A1 z! L2 s6 \4 k4 J( f0 ]9 P# B: q' R- N
* w& t2 L1 V/ L/ b: T

8 Y( Z) [% K! n& Q! K% U" j$ a# p: G" F( @4 y6 P* n2 G$ f) V
注释:/ J. D7 H0 X- `6 ]
①达摩,天竺人(称古印度),禅宗二十代佛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其经历充分满传奇性和戏剧性。! n% l+ H( q5 r0 g' b0 Z7 `
  达摩到中国弘法大乘佛教之时,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时代,社会治安极差,民心凋敝,原有的佛教教理偏重于追求个人名利,趋附权贵,造成世风日下,道德观念也俞来俞难以发挥制衡作用。达摩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引起共鸣。他救助了面临被焚噩运的麻风女小婵,在日久相处中小婵对达摩由感激而生爱情,给修心性的达摩带来不小的历练。& p9 r- x$ o8 c6 D
  北魏国师流支三藏巧于言辞,善于为高官大户说经乞福,他以说法传扬自己,一时名声颇盛,因而对达摩的声誉鹊起心怀嫉恨,遂进谗言于梁朝君主梁武帝,使梁武帝对达摩这个乐于厮混民间,不先至皇宫拜见的和尚产生很大误解。又知之达摩为求救助病势沉重的小婵差点误了梁武帝的召见,听信身边伴衲臣之言的梁武帝未能接受达摩“大爱的道理”。达摩带来的全新禅理激怒了抱残守缺的大臣,他们伺机以诡计加害达摩。遂将达摩困于一地牢之中,以火焚之,达摩临危若定,突围至长江。面对滔滔江水和凶猛的追兵,以一束苇草为舟飘然渡过彼岸,众人大惊疑为神仙。
2 b7 t# i, ~. o0 Y  达摩一路来到北魏,继续寻找师傅指引的可以弘扬大道的地方,流支三藏发现嵩山少林寺颇似达摩所说的地方,为阻止达摩修行。火烧少林。是夜突降罕见的大雨,少林寺因而无恙。达摩看到寺前的两株桂树顿明白他已经找到修行弘法的所在。在少林寺的修行依然历经磨折,达摩教练众人武功以求强身健体。练武之事竟惊动太子,太子希望与达摩精研禅理,流支三藏怕危及自己的国师之位,又起害达摩之心。他令人教唆小婵初谙男女之事,用以诱惑达摩,幸而达摩灵智不泯,决心到山洞中面壁,斩断情孽。- h, Z! F+ p3 V! R/ d% S6 j/ \  ?8 Q
  达摩面壁九年,对禅学佛理和武功都有了更深的彻悟,而流支三藏对他的五次陷害反成就了大师的功德。达摩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耐心地传给大弟子小四。少林寺住持慧光感于达摩的功力,主动让出宝座给达摩。达摩主持少林寺,开始了中国禅宗的兴起。达摩经多方考验,收神光为徒,改名慧可,即禅宗二祖。! {3 k* V/ t2 f7 @5 d3 I
  达摩觉得已完成了在中土弘法的大业,想返回久别的故国,他知道百姓和弟子们不舍他离去,就乘机假做中毒不治,溘然化灭。灭渡二年后,有人见到只穿着一只芒鞋的达摩……再查看棺中果然无尸。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佳话传遍天下,流支三藏竟震惊得跌落山谷而死。
# D8 H4 s; x* B3 D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 ?: J2 }! n' z' Q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_9 L( f5 _% h8 `/ Q! w
②唐朝佛教《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和尚,河北人,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  慧能著名的四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典型地体现了其唯心观点。慧能认为,“佛性”是人心本有的,人们在选择“成佛”道路时,要有坚定的主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这样就可以解脱苦难。林克回忆:毛泽东说,慧能的四句偈语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物,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胜神秀一筹。神秀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慧能的这四句偈语就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请人代书的。他们两人的偈语都是因弘忍选择接班人而作。比较起来,弘忍更赞赏慧能的体悟,于是选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 7 g& w( f1 ^3 i1 E0 p5 c1 y
③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 E5 O8 H7 T- s# G- l# h/ T& n# Z: d5 p8 U* ^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27 14:53 编辑 ]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2:57: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临江仙教我的插图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3:15:35 | 只看该作者

少林寺禅的发祥地(称禅宗祖庭)


! I6 j0 V1 h- G; S: x0 l  b1 }
/ i) K; U' }( n9 e8 c0 Y[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25 23: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66

帖子

5万

积分

黄金元老

纤云弄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2026
4#
发表于 2009-3-26 05:58: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中国也有禅,也有禅宗大师,从古至今,只是没有以禅的名义罢了。我认为,禅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或是一种信仰,更应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 F  \( ?9 w- z! ]( D# R古代的庄子,那种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今人的于丹,那种对古典精妙的解释,那种解释出来的人生在世的一些道理,难道就不是禅了吗?我认为是。# d' m3 S* [5 g1 `
禅在我心,心有禅,禅无处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5#
发表于 2009-3-26 08:55: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麦的佛学传播~
+ b! z5 z" R& U: K& O3 k  去年七月前的某一天,我突然对佛学产生了兴趣,确切地说,是对出家有了想法,并立马给自己起了一个法名——无能慧觉,自释:人称我为聪明有才之女,实为无能,但我依然热爱聪明喜欢智慧,并希望早日觉醒。
  m, p# U5 N0 C, g& h     清顺治皇帝做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7 l( c( P% b# X# ~
     “佛不度无缘之人”。我的求空,只不过是一种心的迷惘。我乃性情中人现时难以摆脱那些恩爱的缠绵、仇恨的蚀骨,乃至于许多低级兴趣。所以,难修入门之德,修亦不会成功。暂且继续穿行于凡尘苦海,等待他年佛主慈悲超度吧。7 G8 a: {( o8 P0 Z$ D
     但看了一些佛法知识还是有所收获。
1 X% e+ |' |: b* S  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力,禅即是心的效能训练,要想“如实知自心”最直截的方法就是参禅。5 X; `. {9 ^4 ?4 x2 [' y
     禅,不是别的;禅,就是你自己。
; \1 c/ F+ d5 A6 \4 j     古人洞山走到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顿悟:“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8 {3 X0 W  O: S$ P8 p; N
     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 ,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生命的觉醒。这,就是参禅的目的。
8 O/ o# W. p8 a! L5 ~7 S! O     禅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4 @# I1 y! V1 u1 J. B
       我,等待那个开悟的自己。( {  j& T* v3 Y6 C: i

  C. d8 [; j1 \/ f[ 本帖最后由 孤独求败 于 2009-3-26 09: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2:47:10 | 只看该作者
[wmv]http://www.bjsgwh.com/img/amtf.wma[/wm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2:50:52 | 只看该作者

1、《达摩和神光的故事》


) I  E+ A3 U+ W( h: t' [ & ?# b" H! ?+ J) `) x

1 f3 @5 d% F4 h8 S; h5 O            1、《达摩和神光的故事》
  O/ j" j0 P+ v' }; c- M. C8 g4 z# O' n& K( L/ c+ r0 ?9 G
题记: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换回苦海迷路人。一切皆为虚幻,不可说——悟!
* h! A8 N) ^0 @) {. N' L& W/ Z+ D- z! g& Z5 _3 i/ Y
  达摩始祖,我听说你当年西来,经过神光法师讲经处,发现他辩才极好,讲起佛经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可后来,听说死期将近,照样惶惶不可终日,吃不下睡不着恐惧不安。是这样吗?到头来神光还是跑来,求祖师你帮他安心。为什么?禅不是讲跳出红尘看世界,入了法门就置生死于度外吗?
" A& t7 r; ?  T3 X  k" v/ Z
7 G* l( m- j( `8 v2 Z  o$ @2 q4 @  达摩,呵呵!是呀,佛家的道理固然人人讲得,佛家的境界,未必人人都能达成。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过口头禅。等到神光改名慧可,九年长跪不起,以至自断一臂,只求安心。
1 \8 _% S2 a: y( d2 o" f$ q* j' a, u# r7 n
  达摩祖师听你对慧可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沉默良久,然后才说:“觅心了不可得。”你说:“我与汝安心竟。”于是他当下大悟,成为禅宗二祖。7 K( v- n$ B4 J) F
# X, i" M# y% N

& N& o: i" L, a, B" v4 R  “觅心了不可得”的道理,讲的就是禅的,“一切皆为虚幻”,不要被虚幻而蒙蔽。 慧可二祖心不安,又找不到心;达摩讲不存在心,也就不用安。慧可便开悟了。# R( v8 |' A8 M/ b5 X

: ]8 X  Q7 X3 @9 x. h7 r4 b  哦!达摩祖师,原来世间的,心烦意乱、悲伤痛苦、喜怒哀乐等,都是人自己强加给自己,是自扰。世间万事万物,就像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彩色气球,欲望驱使去抓,到手原来里面是空的。禅的高明,就是以冥想和顿悟识破蒙蔽,不要被这些虚幻所累和自扰。6 X* S5 v9 J8 c( T- B: M

6 e& i3 D9 b; e0 }- b3 j' a+ c* I' f
/ L; a5 k6 P6 U) H* P  H5 V
4 I. T- m! _; n; I0 J- Q
①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4 v6 H  r$ `; \, Q9 N6 J虚幻即为不妄想,不妄念,不因财物所累,不因享受物欲而不择手段,不会猜疑,不会耍心眼,耍手段,等等。
# q5 x. y! h. h) p* i
+ P' {+ g3 o+ \7 M[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26 13: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3:04:17 | 只看该作者

达摩始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66

帖子

5万

积分

黄金元老

纤云弄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2026
9#
发表于 2009-3-26 13:38:38 | 只看该作者
老麦接着给俺讲吧,听你讲禅,我的心也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01

帖子

2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391
10#
发表于 2009-3-26 20:09:3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8 21:09 , Processed in 0.67041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