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麦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回三亚》(1-9完)

[复制链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00:09:05 | 只看该作者

《梦回三亚》(二)


9 ?6 }0 L/ E' j% R+ f4 c! b; Y$ U" [3 Q3 W7 a- c0 G& a
             《梦回三亚》(二)) z6 P' G& R# ^4 g9 B1 |

9 R2 m8 x' D& E* t   浪漫天涯——三亚城市名片。三亚古称“崖州”,为我国最南端的一座美丽的多民族的热带海滨城市。又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国际性避寒胜地,由大东海、亚龙湾、三亚湾、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南山寺等景区组成。独具特色的热带植物景观和蜿蜒曲折多变的海岸线,构成了典型的热带海滨风光。
" C0 Z7 ~# H! l7 \: j  k& e4 `# G2 Q3 V; s: I' |  K  y4 Z
   “天涯海角”是三亚的景之最,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广阔的沙滩、最浓的椰风海韵、最富有热带风情、最神奇的植物。呵呵,还有最风情万种的美女。如果你来三亚,千万别忘记把“天涯海角”设为第一站!! X  l; |9 H( b! D* M/ i8 G. C5 b
* ]( ^; j' e+ y0 Q% L( e/ @  b. d
   出来玩我是懒虫,太阳已是老高,洗漱完。登上双层旅游大巴,出三亚市沿海滨西行26公里,到达了马岭山下,便是著名的“天涯海角”。古时候交通闭塞,人烟稀少,荒芜凄凉,它是封建王朝流放“叛民”、“逆臣”之地,来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茅盾曾对这里的景物作过描写,既写了天涯海角的景,又触景生情,想起苏东坡被谪海南岛的不幸遭遇。“天涯海角”这个名字,其实指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无处可逃的一种历史悲剧的实录。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3 h2 {* b( ^& @) s- a; a+ L

6 j2 G, H7 `% Y  \5 m; F5 m   下了旅游大巴,仰慕这最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沿大门铺砌的花岗岩地面,直向海延伸,一个极陡的鱼脊坡,站在坡上可远眺浩渺南海,波涛起伏,海阔天空,征帆片片,白鸥点点。顺坡而下横着一块巨石,它大得凝重而惊魂,鲜红的大字,红得相映着人的心。人们争相在此留影,娉娉婷婷的姑娘,被小伙儿勾肩搭背的挂着嘻嘻哈哈;婀娜多姿的少妇,暗送秋波地拥着老公脉脉含情……呵呵,浪漫、真是浪漫!令人羡慕得嘴直咽着口水,我也挤过去抢个镜头,可同来的女士们却远远的躲在一旁,谁也不肯赏脸,过来和我浪漫一下。这些女人怎么了,千里迢迢这么好的景色却不肯留影?呵呵,她们怕啊,怕那上面写着的字“山盟海誓”!是啊,这片子要带回家,和别的男人都山盟海誓了,连孩子都会“问责”。呵呵,自己就 “浪”一把吧,也别“漫”了。
& S4 [/ }& O9 A4 U. k5 n! X, a
# r! t5 G0 k  t. G: ^   沿着海岸线向右便是天涯海角的主景区,这里碧水蓝天,烟波浩渺,椰林婆娑;海滩上险石耸立,著名的“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等刻石,显得群崖更为壮观。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如醉如痴、如幻如梦、宛如仙境。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府范云榜所书。“南天一柱”相传是很久以前,陵水黎安海域恶浪涛天,人民生活困苦。王母娘娘手下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渔民指航打鱼。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雷母抓他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F/ E, Z! B: V9 S
7 y, ?9 V8 f* P
   一路细细地品嚼着,现在景区内还建有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现代建筑和仿古园林风格相得益彰的,“天涯购物寨”、“天涯漫游区”、“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附近还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它们像璀璨夺目的,被曲径通幽的石板小路,串起的一串珍珠妆点着 “天涯海角”。  x% H3 B5 G. v

# z6 j1 _# b+ p3 q" `   回程,路漫漫。舍不得眨眼,怕落下遗憾!轻轻地踮着脚……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M  J  y2 ^. ?! `. S; ~! a0 ~9 _* @. Y- @
! w6 {& j! [$ p0 d; \7 k' v  ]- [
注释:# \) E9 [/ c! a" b, b
①谪 (zhé)被罚戍边的罪人。6 Q6 C: L# K4 c# q
②苏东坡被谪海南。宋代文坛领袖苏东坡由于与朝廷政见不合,先后数次被谪贬。公元1097年(宋绍圣四年),苏轼以六十二岁的老迈之躯被流放到海南儋州,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年。  苏轼曾做过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之类的大官,流放到这不毛之地,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他给朋友的信中说:“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他甚至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与家人诀别,只带了小儿子苏过跟随前往。 刚到海南,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凄惨的,破草房漏雨,甚至一夜之间要挪三次睡榻:“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为了生活,以至“尽卖酒器,以供衣食”。 然而苏轼到底是苏轼,他生性豁达,很快和海南人民打成一片。他在这里设堂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同时也向当地黎族人民学习生活,在地头向七旬老婆婆学民歌。他写诗曰:“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他不但不厌恶海南,反而热爱海南。他在诗中写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将奇绝冠平生”。“天其以我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公元1100年正月,宋徽宗上台,四月苏轼被赦回。1101年正月,他翻越五岭北归。然而他的生命已在贬所消耗得太多,毕竟一个老人,经不起大起大落的折腾。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北归途中病故于江苏常州,终年六十六岁。他在海南共三年时间,留下四百余首诗篇,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把海南的风土人情大量写入诗中的第一人。
/ @' B) v. n2 @3 L- k% q3 R③关于石刻。海湾、沙滩上大小百块磊石耸立,上有众多石刻。清康熙五十三年(1471)钦差大臣苗曹汤巡边至此,勒石镌字"海判南天",这是天涯海角最早的石刻。"海判南天"石刻对面,有一尊高约7米雄峙于大海的圆锥形巨石,为著名的"南天一柱"景观,"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是清代宣统元年(1909)崖州知州范云梯题刻。再往西约500米便是磊石群,其中一块高约10米的巨上铭刻"天崖"二字,史载为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题;"天涯"右侧一块尖石的顶端,刻有"海角"二字,据说是清末文人题写。这两块巨石通称"天涯海角",该景区以此得名。
- l! h! d- W: l: [! x( f4 C6 R
* @$ A; q: R+ S! j7 k- |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1 22: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5:5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哈俄男 于 2009-2-19 23:39 发表 4 @" E% O% T; ~$ b1 p2 C) M
好地方呀,这个是几星的酒店呀,还有游泳池那( J1 ~# U/ F% v% F2 Q" i' }. F" i( D2 f
写的真美,没去都感受到了

$ M6 _0 J, }. C8 X6 T
. z0 w! G1 `, X/ `小老弟:你一定要来三亚。不为观景为生计也要来。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是低、中、高的不同休闲度假区,在大东海每年有来自俄罗斯的三四万客人集中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2-21 18:01:2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  很难想到那里的外语是以俄语为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66

帖子

5万

积分

黄金元老

纤云弄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2026
14#
发表于 2009-2-21 18:05:17 | 只看该作者
老麦,终于把自己的靓照拿出来晒啦?呵呵,真是英俊非凡啊!
% N' p6 }+ s3 Z( J+ ^) y三亚大东海,听着都很美很向往,那里是我的梦里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6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5
15#
发表于 2009-2-21 20:18:59 | 只看该作者
多发几张 /:060 /:060 看景别误会:/049 :/049 :/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00:09:30 | 只看该作者

清晨

[wmv]http://www.fccs.com/ebook/qingcheng.mp3[/wmv]( K4 c8 U8 G) L
4 F! b& \* f# D7 {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2-24 00: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3:42:02 | 只看该作者

《梦回三亚》(三)


% \- X* ~6 X) J6 w- p- A0 @
" s) u6 H4 A4 ?' O' L" S            《梦回三亚》(三——1)
$ S+ N7 D- a( s4 w- E4 X& A
7 t% q) A5 C$ u' |   “大小洞天”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景区,又是最富神奇色彩海南道教发祥地,它是个多主题和有争议的游览区,很多游人总是转的晕晕乎乎理不出头绪。为使朋友们更好的,对它理解和游玩,我改变写这一节的思路,打乱了景区的游览顺序,按“大小洞天来得道”、“ 寿比南山松不老”、“ 山海奇观整体观”的主题来介绍:      * {- W' h5 i+ p* `$ v* T9 c

! X9 q7 b% `) Z3 S- W   【概述】洞天之名则是来自道家的洞天之说,传说是神仙住的地方。大小洞天旅游区,原称“海山奇观”(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自宋代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吉阳军知军(郡守)周康、后任毛奎相继开发以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0 `9 `! `* k# }$ U/ U; W" p" U
+ S+ N2 v$ v* _. v% E9 A   走进“道观”一样的“众妙之门”——景区大门①②,高大椰树屹立于海岸,我漫步在椰林下,离海四、五十步之遥,便步入景区。 放眼远眺,碧水银波海天一色,心中顿时坦荡;仰望南山西峰,高大的栩栩如生的鉴真和尚及其弟子群雕映入眼帘……   (“众妙之门”照片)我顺着海边石板甬道,向大小洞天的深处探行。一边是连绵起伏的植被,妆点着郁郁葱葱的南山,一边是滔滔的海水翻卷,连接着浩瀚无际的南海;海堤上绿茵茵的椰林,海堤下礁石错落。眼前银沙蓝天,绿水青山,浪花飞溅,海山奇观。真可谓,海南风光无限好!
5 [+ Y. w; e: p8 w% V! h& ^: V3 `1 c" B& c. d
   【大小洞天来得道】小洞天,意为神仙居住的福地。宋淳佑丁未年(公元1247年)郡守毛奎开发并命名。洞上巨石如丘,独处鳌山(南山)之麓,鲸海之滨;临海有一椅状巨石“钓台”,相传为仙翁垂钓“六鳌”的灵座;“钓台之北的南山,传为是六只巨鳌之骨堆成。巨石上有毛奎亲题的“小洞天”、“钓台”等摩崖石刻文字。 1 g* E: m* ?; H
  
' @4 e1 P# N" A7 m, z   我沿山南麓长约8公里的海岸虔诚的缓缓走去,质朴、自然、奇异、幽深、神秘无不体现“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浅水带中遍布着神工鬼斧、切削成的奇形怪状的大小礁石群。首先闯入眼中是只大海龟,这方圆几十米的巨石,背弓如丘、漆黑如墨,傲慢的头枕着南山之麓,身卧鲸海之滨,背上可容坐数十人,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小洞天”。呵呵!看来曹孟德的“神龟”不如小洞天这石龟好啊!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而这石龟却头枕南山睡了几万年。(小洞天照片)7 K" ]- G. w, k- \4 o5 }
+ r8 Q/ |; i& e% H* c4 y  I8 a. ~3 T
   转身溜下龟背,巨石拱眉上,镌有遒劲醒目的“小洞天”三字,这就是当年郡守毛奎神来手笔。据史料记载,宋代著名神仙道士,南宗五祖白玉蟾,归隐于此,修建道观,传播道家文化哲学思想。南宋时期,崖州郡守毛奎就任于此,先后发现大、小洞天,并对此景区进行开发,因开发有功,卸任之时,顿悟成道,飞身成仙。因此大小洞天被称为“福泽之地”。, m+ y. G% [" O1 r

4 a) s# J% P  w2 s: Y( q- N   龟腹下便是“福泽之地”的神仙洞,咱也成道变回仙。兴冲冲就往洞里钻,洞穴外宽内窄,呈蜗牛壳形状,深28米,可容二、三十人。借手机的微亮入内,更显通幽曲径,鬼火似的蓝光,映衬着人影冥冥。身后的女士像劫匪,紧紧扯住我的挎包带,来到洞底儿回望另一出口 ,只见一观天的碗口小洞。据说能爬出的得道成仙,退回原入口便回到人间。奔那口去的多是半大的孩子和标准体型的人,不过我还自信过得去,身后的女士摸摸像孕妇的肚子,满脸羞涩。我怂恿说走吧,过去就不用再吃减肥药变成了仙女;洞越来越窄又上陡坡,手扶着地往上爬,窄窄缝隙紧紧的贴着前胸和后背,几乎把身体压扁,心情紧张再上洞里的阴冷,感觉女士冰冷且在抖的手往回缩,可退回去已不可能了,转不过去身,后面还堵满了人。呵呵,看来变仙女不容易啊!为变仙女豁出去,最后一道石缝脑袋已探出洞口,可她还是卡住了肚子,尴尬、无奈、羞涩的眼睛求助于我,其实别无选择,我只能使足了力气一拉,“嗤啦”人安然无恙出来了,哈哈,牛仔裤的拉锁却“笑”了……真是“福泽之地”。: _7 C7 D" b8 ?( {  w* P
9 e: [5 n; K0 z8 `! z
   至此,观了巨石之奇,又进洞得了道,别具情趣。 “小洞天”外有一岩石平台,平坦如椅,因临海名曰“钓台”。石上,郡守毛奎所书“钓台”二字清晰可见。其旁还镌嵌的五言古风体《游崖县鳌山》,是现代著名文豪郭沫若于1962年游小洞天时所作,更使古石增辉。“钓台”下海水漫漫,风起时,白沫飞溅,浪遏飞舟;无浪时,清澈如镜、礁岩丛间鱼翔浅底 。 端坐钓台垂钓,顿觉心旷神怡,感知当年此间石刻的,康熙年间崖州学正尹之逵的《钓台》诗中垂钓的趣味,“双眼静看消长处,一竿宁计利名时”。(钓台照片)
0 n: E# i4 q- k$ T8 l7 L% a5 ~: J. z6 Q+ x
   “洞天得道”、“钓台清心”后,沿石径走几十步,有一酷似船儿的的两头尖上翘的条石,长4.5米,宽1.9米,石身刻有“石船”二字。经考证文字为宋淳熙年间吉阳军知军周康手笔。坐在石船上虽距海30米,俯瞰湾内浪涛拍岸,远眺湾外白帆片片,犹如乘风破浪之惬意。难怪康熙年间崖州学正尹之逵《石船》诗中的,“千古仙航元不朽,登临如泛剡溪游”成了绝句。
! K; v  p1 F2 H: {+ S* g
  
% F, S9 z- J$ i4 K* p) X6 _7 g& ~6 e) d: h# Z- r# I% Y5 G! `
(仙桃石照片)$ w& [" s: |( m6 D$ U. V
   
再沿石径前走几十米,又遇一群怪石,什么“鉴真沐海”、 “仙桃石”、“交欢石”、“飞来石”……细细品赏,其趣无穷。“小洞天”的览游,随西北崎岖山路的上攀而告结。至半山腰,“海山奇观”巨石下壁,刻有《大小洞天记》游记,是古崖州郡守毛奎所书,另多处石刻中,也多次提及鳌山下海边有“大洞天”一景,“犹奇绝而深秘”。可我寻遍可寻之处始终不见!郁闷、好郁闷!(本节未完待续)0 l! o- }0 O# s  m; H
5 S6 [9 B, k% X: _4 p. L9 E

2 ^5 ]& k) j0 J7 J1 M9 ?9 e注释:; x% O( j0 N  {8 [1 I
①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大部分道观也同佛寺一样位于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与世俗繁华隔绝,极力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山上空气清新,住所幽静,听风声鸟鸣,看日升日落,参拜神仙,观摩法术。修道者在这样的环境清修,返璞归真,清心寡欲,加之所食纯为绿色食品,时间长了,自然集天地灵气于自身,成就仙风道骨,益寿延年。5 y9 O" W4 U2 ^0 ?
; _3 u& e* `7 f) Z
②旅游区入口取名“众妙之门”。《老子•一章》开宗明义,“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谓众妙之门,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枢纽,也就是道。“妙”即“道”也。众妙就是万物的原始,万物的根本。以此作为南山大小洞天以道家文化为主旨的旅游区的入口,充分体现“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创造出质实朴、自然、奇异、幽深的环境意境。8 K3 H9 q, M1 z, {- [

, R' l% l. n6 C* _[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1 22: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4:19:54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两张照片为什么那么大啊?格式243K/240K怎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1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奈花岛 于 2009-2-21 18:05 发表
  E% n4 \, q7 K2 A* l- E. m老麦,终于把自己的靓照拿出来晒啦?呵呵,真是英俊非凡啊!
, n3 a. x1 W4 q: N9 e( ^0 V. G三亚大东海,听着都很美很向往,那里是我的梦里天堂。
呵呵,人都拿出来晒了,还怕晒几张照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19:5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若如初见 于 2009-2-21 20:18 发表 ; a( k" T2 w: @; h% z1 `2 F
多发几张 /:060 /:060 看景别误会:/049 :/049 :/049 [/quot
! q$ r4 f3 g8 V$ Z) M( ]( ]6 w0 g1 C9 X

5 g6 i* F0 U$ }7 B) y1 z5 l呵呵!初见,又发了4张,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17 14:54 , Processed in 0.5850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